“哦,这不是繁体字,这是藉口的藉(jie),也可读ji。”
“不是的,藉口的借是借钱的借。” 女儿显然紧张。
“妈妈以前念书时,是写这个藉,我知道你们是写那个借......”
“妈咪,我查电脑辞典,也是这个~借口。”
(其实好多年前我也写了“借口”,只是至今我还是改不了,也接受不了)。
前一天,一年级的儿子正在做假期作业~看图造句。
儿子在作业簿上写~小明喜欢画画儿。
“哦,写画画不就可以了吗?”
“妈咪,老师是这样教的。” 儿子随即翻开课本书再说道:“妈咪,你看!”
四年前,女儿写的是“画画”;四年后,儿子却写“画画儿”。
看来还要多学习。
其实,说起来自己也感到惭愧,很多不常写的字都记不起来了,偶尔只写拼音。有时候对着电脑太久,“眼前一花”,明明选1却选了2,同样的拼音,不同的字。
总之,还是觉得老祖宗的繁体字比较实用,一看就懂,一笔一画都道出了文字的涵义。
图片来自:google 网
2 条评论:
晕!难怪发明简体字!
说起现在在学校教的华文文法,我看我们这些老一辈的还得不断学习才不会落伍呢。
发表评论